1.尊重每一個同學,真誠的對待每一個同學;
2.主動的出自內(nèi)心的為大家服務(如公共衛(wèi)生),特別在同學遇到困難時更要主動幫助;
3.多看別人的長處,不背后議論別人;
4;遇到矛盾不回避,堅持自己的正確意見。
總之,首先要嚴格要求自己,熱情大方而又真誠的與大家生活在一起。
1.關心別人。希望得到別人的關心是人的基本需要。與同學處不好關系的人之所以常感孤獨與煩惱,歸根結(jié)底是滿足不了被人關心的需要。怎樣才能得到別人的關心呢?唯一的辦法是你首先要去關心別人。因為你有希望得到別人關心的需要,別人也有同樣的需要。你愈關心別人,你在他生活中的重要性將因之而得到增加,自然地他也會轉(zhuǎn)而關心你。一旦彼此間能互相關心,同學關系也就自然親密了。關心別人要無私。有些人表面上很熱情,實際上卻是“拔一毛而利天下不為”,他關心別人,目的是希圖“放長線釣大魚”,從別人那里撈到更大的好處。這樣的人,可以博得別人一時的好感,但很少有人能與之“患難與共”,當然最終也不可能有良好的同學關系。
2.悅納別人。所謂悅納別人即要從心底里高興地把別人當作自己的朋友。這包括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別人。古語說: “金無足赤,人無完人”,不要因為某人有這個缺點,某人有那種毛病,就輕易地嫌棄他,遠離他。 “水至清則無魚,人至察則無朋”的說法是有道理的。悅納別人當然不等于悅納他的缺點和毛病,而是悅納此人,并誠心地幫助他克服缺點和毛病。一旦別人感受到你的真誠的悅納,自然就會心悅誠服地和你處好關系。
3.改變自己。同學關系緊張的人大多在性格和習慣方面有些毛病。例如,清高、傲氣往往讓人敬而遠之;狹隘、自私往往受人厭棄;吝嗇、刻薄往往受人卑視;花言巧語,愛耍手腕最終會被人唾棄,等等。另外,有的人還有不少影響他人的壞習慣,或經(jīng)常有令人討厭的舉動,這都會影響到同學關系。所以,刻意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和習慣,也應作為處好同學關系的一條重要措施。
4.加強交往。良好的同學關系全賴互相了解。要達到互相之間彼此了解,就要加強交往,在思想和態(tài)度方面經(jīng)常溝通。所以,除了在學習中彼此主動互相照應外,學習之余要多搞些社交活動,主動找同學談談心,討論某個問題、交流某些信息;也可以一起下下棋、打打撲克;還可以搞點郊游、遠足之類的集體活動??傊?只有你了解同學、同學了解你,水乳交融,才能密切同學關系。
5.完整人格。每個人都有其獨特的個性,有其特有的行為模式,這也是健全人格的特征之一。與同學相處時,固然需要遷就別人的需要,持比較隨和的態(tài)度,但那也是有限度的。因為隨和不是放棄一切原則,遷就亦非予取予求。真正那樣做的人,根本就不會得到同學的信任和尊敬。但是,當你拒絕同學的一些有違于自己的原則和立場的請求時,有一點值得你注意的是,即不可過分強調(diào)自己的道德和行為標準,標榜自己的公正、清高、廉潔和守法的品質(zhì),從而使對方感到難堪,甚至覺得你是在間接地責備他。你只需說明你不能滿足他的愿望的原因,特別是要指出無益于對方的情況。對方若是明理之人,當不會責怪你;如果你這樣做仍不為對方所諒解,也就只好隨他了。“豈能盡如人意,但求無愧我心” 這兩句話有時是要記住的。當然,最好的辦法是在平日的接人待物中,能將自己的處事原則和態(tài)度明白地表現(xiàn)出來,讓同學知道你是怎樣的一個人。這樣,別人知道了你的作風,就不會過分勉強你去做你不愿做的事情了。同學之間的深厚友誼是生活中的一種團結(jié)友愛的力量,注意同學之間的禮儀禮貌,是你獲得良好同學關系的基本要求。
同學之間如果做到真誠友愛、相互尊重呢?
一、打聽同學隱私不可取
學生具有良好的交往禮儀不僅有利于交往的暢通,也體現(xiàn)著自身的文化修養(yǎng)。現(xiàn)代社會對個人生活隱私保護日益重視。同學之間更要注意相互尊重,對于家庭情況、身體狀況等個人信息不要相互打聽、傳播,在別人不愿意透露的情況下,應表現(xiàn)出尊重的態(tài)度,而不是一再地追問。要知道,忽略別人的感受隨意打探,只會招致他人的不良情緒,甚至傷害彼此的感情。老師和家長也應幫助學生體會隱私概念,適當體驗傷及隱私時的痛苦感受,用引導的方式教育孩子。
■同學間應該彼此尊重,即使關系親密,也不應隨意打探對方的家庭情況。
■同學的物品不隨意使用,別人托付的物品應保管妥當。
■同學的手機、電腦存有重要的個人信息,未經(jīng)允許不得使用。在使用中不隨便查看其他內(nèi)容,用后及時歸還主人。
■同學生病應該給予適當問候,不要打探對方的具體病情、病因。
■學生應提高個人信息資料自我保護和管理意識。
二、同學間借東西打聲招呼
愛惜用日常生活中,需要使用別人物品應該征得主人允許,這是學生學習如何待人接物的重要環(huán)節(jié),是發(fā)展學生社會技能的重要任務。通過一件件小事,應該善于發(fā)展良好的交往能力,培養(yǎng)自身禮貌的行為習慣。
使用他人物品要事先征求主人的意見,經(jīng)過允許才能夠順理成章地使用,否則不僅丟失了基本的禮貌,也會損害彼此之間的關系。看似簡單,但這個道理確是我們平時做事的一項基本規(guī)則,忽略掉這些規(guī)則,也等于忽略了他人的感受。
在學校應該愛護設施,對公共財產(chǎn)有責任保護。在未經(jīng)得允許的條件下,不可使用校內(nèi)設施,以免造成損壞。
同學間使用他人貴重物品,如手機、電腦等,要格外愛護。借用物品提前約定好時間,定期歸還。
三、同學之間莫攀比斗富
同學間應該互敬互愛,不要向?qū)Ψ焦_自己的家庭財富,父母的工作頭銜、社會地位不應成為炫耀的資本。個人財產(chǎn)應該妥當保護,一些貴重物品,如新手機、高檔電腦、新款MP3等如無特別需要不必帶入校園,以免給同學故意炫耀之感。
某些學生的炫耀性消費也會給家庭條件較差的學生帶來心理壓力。買不起名牌的學生有的會選擇購買假名牌。因此,校園里有些學生在倡導高消費和超前消費的同時,他們的虛榮心態(tài)和炫耀行為也造成了一種示范效應,這對很多學生都會產(chǎn)生一種外部壓力。類似的行為應該杜絕。
四、同學之間的禮節(jié)和禮貌
■真誠友愛
真誠友愛是一種崇高的道德情感。因此,要樹立“心中有他人”的觀念,與同學友愛團結(jié)。同學之間要平等待人,相互尊重,一言一行,一舉一動都要從團結(jié)的愿望出發(fā)。平時遇見同學一定要打招呼。打招呼的方式很多,可以問好、點頭、微笑、招手或喊一聲名字等。要做到熱情、誠懇。用你的真誠去愛別人,必然會得到別人真誠的回報。
■相互尊重
每位同學都需要被他人關愛,被他人尊重。首先是尊重他人人格。譏笑、辱罵、給同學起綽號,不僅傷害同學的自尊心,還侮辱了同學的人格,是低級趣味很不禮貌和很不道德的行為。其次,要尊重他人的生活習慣。每位同學的生活習慣是自幼養(yǎng)成的,是受家庭的教育和周圍環(huán)境的影響而潛移默化的結(jié)果。尊重別人的生活習慣就等于對他人人格的尊重。
■集體意識
每一個人都離不開集體,正像一滴水離不開浩瀚的江河大海一樣。因此,我們每位同學都要有集體意識。在集體生活中,要顧全大局,遵守規(guī)章制度,不可我行我素。在你付出的同時,也將會得到社會的尊重和他人的尊重。
■善于交談
交談是同學之間交流的主要形式之一。交流可以增加同學間的了解、友誼和相互增長知識。同學們之間的交談應該注意一些問題:1、說話態(tài)度要誠懇謙虛,要語調(diào)平和,不可裝腔作勢。2、交談中力求語言文雅注意場合分寸。3、開玩笑,應注意,該說的就說,不該說的不說。聽同學說話時態(tài)度要認真,不得輕易打斷別人的講話,要插話或提問應選擇適當?shù)臅r機,若同學說得欠妥和說錯了,應在不傷害同學自尊心的情況下,懇切、委婉地指出。吵架、罵人說難聽話是一種無教養(yǎng)的行為及無禮的表現(xiàn)。
■借物還物
同學們經(jīng)常在一起,難免相互之間借用東西,但是須謹記有借有還,即使隨便用一下別人的物品,也應事先打招呼,征得他人同意。
■幫助他人
樂于助人是我們中華民族傳統(tǒng)美德之一,也是校園禮儀中不可缺少的內(nèi)容。當有同學需要幫助時,應分清是非,弄明情況,如果是對的,應盡力而為、量力而行、助其一臂之力,忌視而不見、置之不理。如果要你弄虛作假,或者是違反校紀的事,就要有正確的是非觀,不可同流合污。自己需要幫助時不要強求別人,要學會換位思考多替他人考慮。盡量不給別人造成困難,甚至帶來麻煩。